找到相关内容14736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藏文佛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略述

    出版社1997年7月整理出版,作者为宁玛派的著名学者,其释文是众多注释本中较有影响的一部。土丹赤列的《现观庄严论释难》,民族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对《现观庄严论》同样作了详细的注释。   显乘...

    阿旺华丹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695207.html
  • 心智的培养

    ,让大家都能得到同样法喜。以心传心,灯灯续明。古德祖师依照佛陀的教法,身心力行而成就道业。他们也把这些成就,写成论着,留传于世,如《六祖坛经》等,让后人学者,也能充满法喜。我们现在应该觉得更幸运,有...

    道隆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6303095482.html
  • 法界缘起论

    的,而就后一方面来看,我们也可以相对地说理有分限,但这绝不意味着全遍于不同事法的理因此就可以被分割,相反,理的完整性与同一性在每一事法上都能得到同样的体现,即使这些事法就其表面形态来看会有如许的差异。...,也就是说,随举一法,在它摄人一切之后,它还会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地无限进行下去,从而形成以初始法体为主导的无尽缘起,而同样重要的是,这一初始法体的选定乃是基于不同的视角而可随意转换的。   第五,...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5195628.html
  • 临济宗的祖庭——海会寺

    说,我觉悟了,同样会戏弄你的。元礼说,等你觉悟了,就明白今天的道理了。一天,清远静坐,他起身拔炉子,见一豆大的火星,清远高兴地说,深深拔,就有火,平生事,只如此。于是他拿起《传灯录》翻阅,当读到破灶...

    妙慧 周会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095766.html
  •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并重、定慧双修作为最高的修行原则,也标志着南北朝时期北方重禅修而南方重义理的佛教不同学风得到了融合与统一。同样,三论宗的“二藏三法轮”和华严宗的“五教十宗”等判教说也都表现了鲜明的融合性。特别是华严宗,...

    洪修平 陈红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25996040.html
  •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最为突出。这里我们主要以《坛经》为例来进行说明。《坛经》在善恶观上同样是以佛教的染净说来融摄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恶。《坛经》对世俗伦理道德的弘扬,是与佛教的“十善业道”思想相关联...符合当代宗教文化及宗教伦理发展的人本化趋势。因此,中国佛教伦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当代宗教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再就中国佛教伦理精神的内容而言,中国佛教伦理...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196049.html
  • 神圣化还是世俗化——佛教慈善何去何从?

    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中国的慈善事业,同样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并且多与佛教相关。汉唐寺院济贫、赈灾、医疗、戒残杀;宋代养老扶幼事业的勃兴;元代医疗救助的兴起;明清民间慈善群体,在中国慈善史上首屈一指。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1596092.html
  • 共书佛教“黄金纽带”的新篇章——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随笔录

    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同样,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对日本佛教各宗从五六十年代以来开展的旨在加强信徒对教义的理解,增进寺院与信众的联系,密切各宗与社会的关系等的各种宗门振兴"运动",也会产生积极...

    杨曾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2496121.html
  • 临济宗风化边表——清季高僧赤松和尚与瞿脉禅师合论

    容易了道难”自勉。他深知佛道玄远,妙义无穷,虽已知其入处,却不能轻易自足,若要真正圆满内在生命本来具足的果道,就应把证后修行与发心修行看成同样重要。于是他一瓢一笠,登山涉水,继续访求名宿,广参善知识。...

    张新民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272996530.html
  •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四课

    虽然好,但与中观应成派相比,对万法无法通达无碍,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同样,儒家虽在“孝”方面有它的特点,但却不能像佛教那样,人死后还要为亡人超度或行持善法,以利益他的生生世世。...

    索达吉堪布

    弟子规|孝道|弟子规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0591396606.html